深度思考方法介绍 | 咚宝鱼技能提升

当今时代,随着信息化发展,世界变得愈发复杂,信息泛滥的时代,反而难以看清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各种关键词映入眼帘,于是我们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已经明白并且停止了思考。身处信息洪流,如果困于细枝末节或者表面,无论花费多少时间,都无法得出逻辑清晰的答案。

今天分享的深度思考方法是由著名战略咨询师,麻省理工平井孝志博士基于“系统动力学”总结出的一个思维框架,能有效帮助我们直击问题本质。在开始之前,需要了解到底什么是事物的“本质”?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事物本来的性质或者形状。事物赖以存在的性质,要素”。但这个解释有些笼统,晦涩难懂。对于“本质”的透彻解释,平井孝志博士借用系统动力学的概念来予以解释,如下图所示,“本质”=“模型”X“动力机制”

如果我们只盯住眼前的现象或问题,而对背后的模型和动力机制视而不见,无论投入多少时间精力(输入)去思考,最终的结果(输出)也不会有多好。下图中,位于“输入→输出”之间的黑匣子才是本质。通过对黑匣子的模型和动力机制进行简明捕捉,便可发掘“条例清晰的答案”。

其中,“模型”是指产生某种现象的结构,包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比如:给孩子买了辅导教材,孩子的成绩提高了,不能简单地认为:买了辅导教材→所以成绩提高了;

造成成绩提高这个现象的是:买了辅导教材→孩子用了辅导教材学习→所以成绩提高了

这个模型才是合理的。了解了这个模型,就知道即使不买参考书,通过别的途径让小孩子学习的话,成绩也能提高。

“动力机制”,是以长远目光观察模型产生的现象,以及今后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及动向,即会出现怎样的模式。假设有这样一个模型,每天的学习时间延长1小时,偏差值就能提高1分,那么顺着这个简单的模型,学习时间延长2小时,偏差值就能提高2分。那么学习10小时会如何呢?可能偏差值会暂时得到提升,但绝不会长久,反而很可能造成厌学,挫败感,进而导致偏差值下降。像这样通过较长的时间轴观察模型产生的结果及动向就是所谓的动力机制。

在现象的背后,一定存在着引发现象的模型和动力机制。通过这样的方法理解本质,将更加明确深度思考的意义。要进行深度思考,就必须反复思考隐于现象背后的模型和动力机制。具体而言,深刻思考有四个步骤:

1.建立模型

就是需要通过一张图展示构成要素及其关系。解读隐于现象背后的模型,是深度思考的开始。那么怎样解读模型呢?简单来说,就是抽取最重要的部分,用简明的图来表述全貌。要知道,仅仅通过动脑筋是很难使思考深化的,必须实际动手进行可视化表达。

建立模型没有特别的规则,但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包含应该考虑的要素及其因果关系,否则无法研究现象与动力机制的产生机理。另一个条件是不能横跨多张纸描述模型。建模是为了了解全貌,把握整体构造,所以应该用一张图来展示。而这是以理解全部要素及其关系为起点的,如果不能在一张图上进行表述,很可能是因为思考还不够浓缩。

比如下图就是关于每个箭头代表一个因果关系,加号表示两个变量向同一个方向变动;而负号则表示向相反方向变化。从系统循环图可以清晰看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找到根本原因。

总的来说,构建模型时,我们一般从五个要素进行多方位捕捉:

  • 输入源

  • 输出点

  • 竞争关系

  • 合作关系

  • 影响者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模型的层级结构和各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2.解读动力机制

模型产生的动力机制多种多样。此时可以看到的现象仅仅是某种机制在某一时刻的一张快照。因此想接近本质,得出条理清晰的答案,就必须捕捉到概括性的模式。动力机制研究的要点总结如下:

分开研究存量和流量

存量和流量的不同决定了动力机制的不同。以汽车销量为例,如果是刚开始普及汽车的发展中国家,需要考虑的是每年首次购车人数,也就是流量;而发达国家的市场非常成熟,只有置换需求,因此要基于存量思考现在应该上市多少台车。

对事物进行非线性解读

线性思维是:努力学习à考试成绩提高,非线性思考例如:年龄增加à身高增加 但这个关系一旦过了生长发育期就不成立了

探究作用和反作用

作用是指最初的行为,反作用与之相对,是指周围的反馈。比如:A公司宣传费增加是作用,而竞争对手B公司的宣传费增加就是反作用。

从各要素的视角进行深层次思考

只从一个视角思考会造成动力机制的错误解读,至少要考虑“输入源”,“输出点”,“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和“影响者”五个要素及层级结构。

重点研究拐点

事物的变化必然有分界点,要重点关注随时间而产生的转折

研究相变

关键点有时候难以捉摸,事物的“相”会忽然发生变化。此时,沿着时间轴展现的动力机制已然是不连续的状态。自然界最易于理解的“相”的改变就是水。冰和水的本质都一样H2O,性质却完全不同,这是因为H2O从水的“相”变成了冰的“相”。

锁定处于深层的本源动力

从层次的角度分析,如果动力机制的“相”发生了剧变,很可能是位于深处的层次引起了这种变化。一般来说,越是深处的层次,对事物的影响越是潜移默化,最终成为引发根本性相变的驱动力。

3.寻找改变模型的对策

想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就必须回归模型去思考。只要模型不变,无论现象怎样改变,结果都是相同的。盲目地从现象入手,有时甚至会导致问题进一步恶化。所以想要真正解决问题,就必然需要改变模型。

最好以解读出的模型及动力机制为基础,找到合适的支点来改变模型。这就是杠杆原理的应用。就好像打楔子,对模型稍加改动,就能对模型全体施加影响,最终令效果逐渐提升。从这种意义上讲,支点是以最小努力获取最大效果的关键。

支点往往与本源动力相关,或者是作为模型中存量性的要素。比如:当工作繁忙,很少与女朋友见面时,一点争吵就可能导致两人关系岌岌可危。本源动力是女朋友的不满程度,一旦超过某个阈值就很可能造成分手。此时在两人关系的模型中,最重要的是加入定期减低女朋友不满程度(存量)的循环。如果女朋友喜欢打网球,可以把每月第一个星期日定为网球日,两人定期一起打网球。这里设置的“网球日”就是支点。

4.行动,从实践中获取反馈

通过深度思考寻找解决问题本质的方法是需要缜密思考以及对模型和动力机制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反复重复步骤1到步骤3,对思考进行锤炼。最后要进行的步骤就是付诸实践。

原本将步骤1到步骤3全部清晰正确地执行并得到结果就足够了,但这只是理想状态。进行实际验证,从实践获得反馈并加以学习利用必不可少。毕竟人类唯一的成长机会是从失败或成功的经历中学习。

思考出模型及动力机制后,通过实际行动来验证其精确度,并在获得反馈后对其加以提升,这就是实现深度思考的全部方法。